討論區
發表于:2016-07-12 18:53:03
閱讀(6190)
【微分銷導讀】中國為什么家庭醫生難以推行?說到底,還是因為沒有“準備好”,政府的引導與市場的推動沒有結合起來,甚至兩者是對抗的。
中國為什么家庭醫生難以推行?說到底,還是因為沒有“準備好”,政府的引導與市場的推動沒有結合起來,甚至兩者是對抗的。
當前,中國該如何推行家庭醫生?
一、如果是政府主導的,就不應該忘記預防為主,盡量避免居民生病。但是,靠現在微薄的公共衛生經費和本來就無法施展技能的社區醫生/全科醫生來提供基本醫療服務,不可行。如果是市場的,就應該廢除技術準入和醫院等級,使醫生不因在不同的醫院或診所價值不一樣,而且技術跟醫生走,基本藥物也與醫院等級脫鉤。
二、制定好簽約基本醫療服務包,使其服務與價格掛鉤,服務質量與關鍵核心指標掛鉤。這是打包付費以及考核家庭醫生的基礎。
三、做好宣傳工作,讓居民明白家庭醫生的價值與意義。
四、醫保與保險公司要同步跟進,確立起支付制度是鼓勵患者選擇家庭醫生,而不是鼓勵患者住院和到大醫院看門診的宗旨。誰付費,誰就應該有話語權,不愿“得罪”參保人,做“好好先生”,最終還是要付出代價的。要充分發揮支付制度的杠桿作用。
五、積極推進大醫院職能的轉變,控制公立醫院規模擴張。目前財政補償不足導致醫院為了生存與發展盲目做大做強,甚至“大小通吃”。這座牢固壟斷體制所筑成的高壩里盈聚著龐大的醫療資源,卻無法釋放到水壩下。應推進醫師多點執業,允許大醫院的醫生以合理體現勞動價值的價格到社區開設醫生工作室,并鼓勵他們與居民簽約。
六、從根本上努力培養好全科醫生,并使他們得到社會和同行的尊重。大凡在國外,居民與??漆t生對全科醫生都是很尊重的,而且收入不會像我們國家如此之差。在美國,全科醫生社會地位較高,??漆t生非常尊重他們,而且全科醫生與??漆t生相互配合,社區醫療給計劃,臨床給支持,患者和醫療團隊是一種互動。
七、積極推進互聯網+社區醫療,把傳統的社區醫療、公共衛生與互聯網相結合,使家庭醫生簽約進化為網絡簽約全科醫生。網絡全科醫生是一條可行之路,目前沒有法律障礙,只有觀念上的障礙。網絡簽約全科醫生制度是“互聯網+”下實現多贏的組織形式,既合理分診分流病人,減少病人看病的盲目性,又提高公眾健康素養,使醫保資金使用更加合理,達到“醫生贏、居民贏、政府贏”。因此,網絡簽約全科醫生中該政府支出的,政府就要合理支出。
推薦文章閱讀:
微信微博在醫療領域的實戰